留学面试是申请者与学校最直接的接触,容易展示优点并给校方留下良好印象、也容易暴露缺点而给申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预先了解面试时常见问题,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 关于选校和美国读书

关于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以后的职业目标?你以后的学习计划等。这类问题,是面试官经常会问的问题。面试官要知道你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你要抓住几个要点,首先要抓住学校的特色,该专业在学校的特色,学校培养该专业的目标,结合这几点去准备这些问题。

(二) 研究内容

对于大多数申请研究生的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研究内容,本专业的知识,也是面试官要考查的问题。这就是考察你的真本事了。首先你一定要把你简历里提到的研究经历和PS里写到的研究经历,实习经历统统搞清楚明白。因为面试官通常都会看着你的CV,PS来问你问题。你也可以事前列个大纲,列个草稿。这一步是基础。下一步就是去查面试官的背景,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往往给你面试的教授就是你申请某专业领域里的老师,所以你要去查面试官的背景,去看面试官的研究方向,去了解面试官发表的文章。这样可以和面试官找到共同的话题,引起面试官的兴趣。如果找不到面试官的背景怎么办?找不到也没有关系,你要加强你申请某专业的认识深度。也许你会说,我不懂呀,时间来不及。没关系,你不用全懂,但是你要抓住一个点去弄透,弄明白。面试官不会为难你,不会去问你很深的问题,但是为了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为了能顺利的取得学校的认可,你就一定要做好这一步。

(三) 兴趣爱好,性格,社会问题以及其他

除了上面两个问题,面试官通常还会问你的兴趣爱好,社会问题,天气,家乡风景等问题。这是面试官在考察你与人的交流能力,你的英语能力。对于这类的问题,大家可以事前做好准备,多多练习。

(四)转专业问题

一个本科学中文的学生,想申请法律专业硕士,面试时应怎么打动面试官?

其实,国外的法律硕士是不需要专业背景的,但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却往往会成为申请成果与否的关键。“你为什么转专业?"毫无理由、仅仅因为兴趣就想转专业,对面试官来说往往缺乏说服力。所以申请者千万不要只说"因为我热爱法律这个专业”,而应尽量从自己的经历、个性化的理由入手,比如某个学法律的人给自己的影响、某个案件促使自己想维护社会公正,等等。

(五)应变能力

MBA的面试是各类面试中难度最大的。面试官会营造一种很大压力的氛围,观察应答者的反应。除了经营管理知识,有时还会问一些历史、哲学、军事、时政方面的问题。

曾有学生申请管理类专业,被面试官问到对"安然破产"的看法。还有诸如"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常被黑客攻击,公司在信息安全方面应如何加强?"这类问题。不过问的问题大部分是主观题,不会有唯一正确答案,因此学生只要逻辑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海外院校面试分两种:

巩固面试,是指教授已经基本决定录取某个学生,但在录取前还要再验证学生的书面申请材料是否属实,包括学术背景、研究兴趣,英文表达能力能否胜任学习等。

差额面试,是指很多申请者的大学成绩、托福或GRE成绩很相近,而他们的自述和推荐信又不能让学校对其做出取舍时,教授就会通过面试来筛选,原则是择优录取。

美国研究生面试需做的6项准备:

一、准备面试大纲。其内容要简短,可以是一句简练的话或一个核心词,大纲能帮助自己快速记起和组织语言。

二、事先深入了解所申请学校情况。了解所申请学校相关信息,并且深入了解要申请的科系。之后,把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在面试时提出。面试官会对学生事先做的准备,以及对学校及其科系所表现出的关注印象深刻。

三、面试前整理好自己的思路。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有哪些塑造自我的经历?其中哪些经历是最值得表现的?这些都是面试官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虽然问法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接受面试前,要针对这些问题理清思路。

四、忌在弄清楚面试官的问题前轻率作答。来自不同地方的考官英语口音的不同可能会让学生出现理解错误,或是听不懂问题的重点。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可有礼貌地要求面试官重述问题,或改以其他方式表达。不求甚解地草率作答,只会使自己在面试中的表现更糟糕。

五、答案要有逻辑和说服力。多数面试要持续 20 到 30 分钟,约有7至8个问题,且面试官会在退出前保留5分钟让申请人提出问题。依此估算,学生只有不到2分钟的时间可以回答1个问题。因此,学生务必善用时间,及时快速组织有效语言回答问题。

六、提前练习,把握语速和音调。海外院校面试时使用的是学生不熟悉的外语,切忌不断为自己的口音或语言表达能力道歉,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清楚、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说话以自己最习惯的速度为准,不必非要与面试官一致。说话不可轻声细语,听不清学生的答案,对面试官是非常大的困扰。

最后,大家在和面试官交流的时候,语速不必太快,但是发音吐字要清晰。如果没听懂对方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请求pardon。尽可能表现的有礼貌,有问必答,而不要答非所问。如果平时口语一般,那么事先充分的准备,对对方问题的估计以及如何回答,会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