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推荐自己

在申请的过程中,特别是申请Ph.D的同学,套磁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我们有着海外的学习背景,我们的母语也不是英文,那么怎么样才能建立起教授对我们的兴趣和他对我们的信任呢?其实在前期的申请中,我们主动去联系对方教授就是搭建相互信任的平台的过程,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能够主动展示我们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能够更加吸引教授的注意力,在无形中也能传达出“我能够用英文交流和学习”这样的信息。犹豫怎么推荐自己,或者不敢推荐自己,都将让你失去被录取的机会。

定位要明确

即对于“我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应该申请什么样的学校”等类似这些大方向、宏观上的把握还是欠缺一些。这是申请时经常能够看到的问题,它的后果就很明显,有的学生明明非常有实力,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然后去申请一些很一般的学校,虽然最后也能拿到offer,但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学校;还有一种可能,比如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都去申请一些好的学校,根据排名选校,最后的结果也可以想象,就是很可能拿不到什么offer。

时间分配要明确

会有太多的同学认为考试这件事非常重要,因此用大量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刷TOEFL和GRE成绩,甚至成绩还没出来就已经报了下一场考试。

过于看重语言成绩而忽略GPA、科研、实习和推荐信等内容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都会认为G/T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并且能够很快得到回馈的项目,如果你现在下定决心认认真真考GRE,背完单词,上个辅导班,那么可能一两个月之后你的分数就能有明显的提升,但如果换做是GPA的话,你现在开始下定决心提升它,起码也得要一两个学期才能看到显著的提高,再比如你现在开始做一个科研项目,那么至少也得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到它出成果。因此大家很容易在这个时间安排的环节陷入一个误区,即“我只有在GRE和TOEFL上面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显然是不对的。

当然不是说考试不重要,从申请的角度来看,GRE和TOEFL成绩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它只占申请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留出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提升自己的GPA和科研上,这些部分其实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明确,如何才能更高效、更合理地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