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市、地以下)参考答案:

作答方略

一、资料概述

资料1:用诸多事实依据说明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出现的种种受教育问题。

资料2:用诸多调查数据说明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出现的种种受教育问题。

资料3:重点介绍了L县“调整不合理校点布局,创建寄宿制学校”的成功做法。

资料4:以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和一些调查数据、专家观点反映了农民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

资料5:以柳延希望小学为例,介绍了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废弃希望小学面临的诸多问题。

资料6:用一些权威数据和事实表现说明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

资料7:用鲜明的事实依据说明当前乡村文化的衰落和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二、参考答案

(一)1.【思路导读】 本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题,需要概括归纳的要点信息全部集中在资料1和资料2中,这个在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表现在教室简陋、公立学校借读费高、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等,考生应该都能容易找出,而容易忽视的可能是家庭问题以及信息渠道不畅通这些信息点。找到所有信息点后并不是大功告成了,因为概括题需要一个归纳的过程,也就是分类、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只有做好这一步工作,才能体现出条理性。就本题而言,通过对提炼出的所有要点的观察,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将这些要点分为政策制度问题、学校问题、家庭问题三类。

【答案提示】 政策制度:户籍制度制约,农民工子女被公立学校排斥,且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政府对私立学校缺乏重视,致使学校不具备合法的办学资格,学校数量少,学生无处就读;信息渠道不畅通,学生不知到何处就读。

学校:私立学校教室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硬件和软件双缺失,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公立学校学费高,孩子易受到歧视和其他不公平待遇。

家庭:贫困导致孩子失学;孩子受父母工作变动影响频繁转学;父母对孩子所受教育重视不够。

2.【思路导读】 作答此题,需要理解的是“困境中的不绝希望”一句中“困境”与“不绝希望”分别指代什么。通过给定资料4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困境”的一种表现,即农村贫困家庭难以负担子女的学费。但这并不是“困境”的全部表现,通过给定资料4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我们还能分析出“困境”的另外两个表现。由“而现在一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危机,贫困农民家庭所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一句可知,大学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农民倾其所有让子女接受教育并不一定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由“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恐怕很难实现他们可以看到并应享受的教育”一句可知,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教育水平不高,难以达到农民工子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期望。通过上述分析和对资料4的总体浏览,可以得出“不绝希望”是指,农民希望通过让孩子接受教育而使他们寻求更好的发展。

【答案提示】 “困境中的不绝希望”中的“困境”一是指农村家庭贫困,难以负担子女的学费,甚至出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二是指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教育水平难以保障;三是指大学生就业、农民子弟就业不乐观。“不绝希望”是指面对以上的困境,农民仍然寄希望于通过让子女接受教育,而使他们走出农村,摆脱贫困,寻求更好的发展。 、

(二)【思路导读】 本题题干有几处关键的语句,需要考生注意:一是“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这提示考生宣传的内容是“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二是“以县教育局的名义”,提示考生将自己定位为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三是“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示文体为一封信,读者对象是各村中小学生家长。这封信应该给出创办寄宿制学校的目的和优势,以及目前取得的成绩,以加强说服力,信的最后可提出倡议,呼吁各村中小学生家长配合寄宿制学校建设。创办寄宿制学校的目的、优势、成绩在给定资料3中都已经给出,考生可认真阅读给定资料,从中提炼有用信息。

【答案提示】 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县各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调整一些不合理的校点布局,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我县正在逐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在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县充分利用多种项目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此外,我县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学校布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我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了一批联村办寄宿制学校、民族寄宿制学校、边境形象学校等寄宿制试点学校,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解决了边远山区交通不便、适龄儿童上学难等问题。寄宿制试点学校的成功,说明了“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

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各位家长的共同期盼,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将更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适合学习的环境。

L县教育局

××年×月×日

(三)【思路导读】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答案分两部分:一是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二是解决希望小学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关于希望小学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资料5和资料6,资料5主要谈希望小学闲置后的一些问题表现,资料6主要从数据等方面说明了希望小学的废弃问题。所以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可从资料6中归纳得出,而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则要综合资料5和资料6来考虑。

资料6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如“随着‘撤点并校’的政策大规模推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很多希望小学被撤销,要求与镇小学或中心小学合并,因个别条件无法合并的,直接被闲置”“生源开始锐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走,异地就读”“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由财政支持”“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等语句揭示了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对这些语句进行提炼、连接成文即可得到答案。

资料5中香港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先生捐资建校的事例说明了统筹规划学校布局的重要性。资料6中对被闲置后的希望小学的多种开发利用表明了对废弃希望小学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学龄儿童随外出务工家长异地就读的现象则说明了需要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当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故可以综合这三个方向来阐述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

【答案提示】 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有:希望小学规划不合理,建校过多,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改由财政支持学校经费,从而造成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使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成为必然,“撤点并校”政策得以大规模推广,使部分希望小学遭到废弃;部分学龄儿童随外出务工家长外迁,异地就读,造成生源减少,使学校无以为继。

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一是要因地制宜,结合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的布局,二是科学管理废弃的希望小学场地,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积极利用闲置的希望小学场地,可将其改造为乡村公共图书馆等集体机构,尽量发挥其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三是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宣传引导学生在当地就读。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同时加大对希望小学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在当地就读。

(四)【思路导读】 以给定资料中的一段话为线索,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就一篇文章着实有难度。要想实现对本题的准确作答,需要深刻挖掘给定资料7的立意以及其与其他资料的联系。给定资料7表面上看和其他六段资料没有什么联系,而实际上资料7是在前六段资料基础上的总结与提升。前六段资料分别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农村一些地区成功办学、农民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希望小学遭废弃等角度叙述了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农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定资料7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中的许多问题,进一步点明了诸多问题的关键——“失根”的危机。

在行文前,考生需要明白“失根”的表现、造成“失根”危机的原因及解决“失根”危机的办法。给定资料7已对“失根”的表现有比较详细的叙述,而造成“失根”危机的原因则要从整体来考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的有限,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进城求学面临很多困难;学龄儿童随外出务工家长外迁、异地就读,造成了本地学校生源的减少,再加上“撤点并校”政策的大规模推行,使得以希望小学为代表的很多学校遭到闲置;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催生了不断提高的教育成本,一些农民旧有的教育观念也令其仍然继续对教育的高投入,但教育回报与教育投入之间的巨大落差往往令人失落至极,于是辍学等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相继出现,形成恶性循环。解决“失根”危机的办法可以从原因中归纳总结,但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本套试题中的七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提醒着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更加注重民生,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尤其注重在此过程中对“三农”的考虑,这事关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参考范文】 强调以人为本 摆脱“失根”危机

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浪潮。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浪潮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也日渐凸显。比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机会更为严重的是,农村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使得乡村文化逐渐衰落,广大“离乡之人”逐渐找不到在家乡的那份熟悉的归属感,“失根”危机日益显露。

大量进城务工农民的外迁,集中反映了城市化脚步的逐渐加快,而对农村来说,农民的外出势必会影响乡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程:学龄儿童随家长外迁、异地就读,在城市艰难求学的同时造成了本地生源的大量减少,阻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而农民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也造成辍学、贫困现象的大量涌现,背离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初衷。外迁人员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乡村少年也在身边人群的影响下对城市文化产生了向往,乡村人员的大量外流使得乡村文化丧失了物质载体,逐渐衰落的乡村文化难以对下一代产生吸引力。在城市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乡村文化出现断层,诸多出身乡村的学者对其的忧虑也随之逐渐增多。

如何在城市化背景下,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和谐共处,进而摆脱“失根”危机,我们需要将宏观和微观方面结合起来认真把握。

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城市遇到了诸多困难,一些农民倾其全力投资教育,其巨大的教育投入不断流入城市却很难得到相应的教育回报,在所向往的城市文化氛围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原先依赖的乡村文化也因其漠视而逐渐衰落。所以,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保护乡村文化、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为我们的具体实践建立了宏观上的战略体系。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须注重城市和乡村的双向结合。在城市,可从法律、制度层面规范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及就业服务、培训工作,保障这类人群及其子女的合法权利;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村大学生就业,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使农民的高昂教育投入得到相应的回报,公平、合理地使人才资源流向农村。在农村,要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村的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农村公共事业为依托,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进而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工作。

因此,宏观上需总体认知、微观处更需认真执行。在城市化进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增添更多的人文关怀,努力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和谐共处,进而摆脱“失根”危机,事关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新时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答案仅供参考,一起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