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难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注重基础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一些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鲜有对口岗位。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

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于平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就业指导专家认为,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同时,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但普教系统仍然是师范院校尤其是部属师范院校的优势就业领域。

由于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大量兴起,使得师范生就业机会增多,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面临优质师资匮乏、基层教育系统缺少编制的现实情况,而大城市教师职位日渐饱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毕业生。因此,普教系统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和压力。近两三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三线城市成为师范类毕业生求职的热点地区。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师范类毕业生也应当转变观念,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外语类专业:就业去向日趋多元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逐渐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对外语类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乐观。

从近几年需求情况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此外,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

据介绍,近年来,外语类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契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着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或新闻出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

政府部门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但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一是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因此,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研究生也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专家认为,对于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行职业定位时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专业对口”?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在省会以上大城市就业?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够顺利求职、成功就业?

就业时要“专业对口”,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成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对于法学专业而言,传统的就业领域多为党政机关或司法系统。但当前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普法教育人才,为当代法学毕业生提供了“对口”去处。

农林类专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今后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

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选准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十分重要。未来需求较多的将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

另外,农林类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农村基层创业。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兴办养殖厂、畜牧加工厂、花卉果品基地的报道越来越多。到国有单位搞科研开发、从事生产经营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自办实业,积极创业,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