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思路明晰 强化能力

    高考大纲解读

    理科综合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了满足分省命题中不同省对试题的要求,今年的理科综合《考试大纲》较去年而言,在形式上有较大变化。《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部分,一改往年风格,分科细谈,各科的能力要求有了更明确的指向和更有针对性的内容。

     物理考纲:

    与2004年相比,在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等方面,实际调整不大,但样题题型却有几处变化明显。1、首次出现多项选择题,往年理科综合试卷中,选择题考查单个知识点的较多,但今年的这一变化表明选择题更注重知识点的融合及对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因此对部分学生而言,解题难度可能会略有上升。从题型上来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只有物理给了多项选择题,而且今年出现多选题可能性是很大的。2、与2004年相比,下列七个知识点作了修订:(1)第8个知识点,修改为“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明确了是速度的方向;(2)第12个知识点,删去了重力的具体定义,修改为“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同时,在说明中增加了一条“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从而有利于考生对重力的概念及其本质的准确理解;(3)第28个知识点,修改为“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律)”;(4)第34个知识点中,“简谐振动的振动图像”修改为“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5)第42个知识点,修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佛加德罗常量.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6)第62个知识点中的“平行板电容器”移到第63知识点中,要求由II降为I;(7)删去了第82个知识点中的“感抗与容抗”。不过,七个知识点的变化多数是表述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命题的恐怕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从二类要求变为一类要求”。3、和去年的考纲一样,今年的考纲同样没有出现“波的反射”知识点,但“波”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今年同样是命题的重点,考生应予以重视。其次,牛顿定律部分列举出了“宇宙速度”、“超重和失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知识点,而动量、机械能部分又列出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知识点,有可能会出现航天知识的扩展题,并考查变轨问题。

    化学考纲:

    2004年大纲中要求高于教学大纲的部分今年有所降低,把过去大纲中要求过低,但教学大纲中要求较高的部分拔高,增加了教学大纲中有要求。从样卷看,化学试卷降低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含义的理解要求,注重对知识结构和知识规律的记忆和运用。1、增加的内容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新能源的开发”、“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氯气的化学性质”等;2、删除了“了解钢铁的腐蚀和防护”、“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有机物的来源这个概念太宽泛,这句话删掉就是更强调石油化工、污染、环保的概念,这样跟教材的联系更紧密了,同时掌握起来更容易一些。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删除了钢铁的腐蚀和防护,但这部分内容已包含在化学基本原理中,仍然属于考试的命题范围;3、表述变化:将“以钠镁为例,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改为“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将“掌握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改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将“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变为“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将“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变为“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此外今年的考纲有一个趋势,就是将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和实验现象结合起来一起考查,考纲突出考查考生的四种能力,即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着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结论的运用能力、是否掌握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求考生“对原子、分子和化学键等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同时,首次提出了“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生物考纲:

    对考生能力描述和要求更具体,强调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能学以致用;强调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实验能力。生物考试大纲的考点编排有一些变化,验项目略有减少。1.在考点编排上,2004年生物考纲按必修课、选修课、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三部分来分列,而今年新考纲上的知识点则只分为两大块:课本知识与实验。将选修课的考点与必修课考点列到一处,这提示考生应该关注选修课本里的重点知识点和内容。2.“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一栏的知识点中,删除了“制作DNA双螺旋模型”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这两个实验项目,原因在于这两个实验学生难以亲自动手。3.重视图解、表格等的作用,要求考生从这些材料中获取有关的生物学信息,解决生物学问题。4.强调实验、实习能力。“实验”是指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而“实习”则是指学生在野外或者自然环境中动手参与,对材料进行考察、分析、处理,学习生物学知识,这是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考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将会做重点考查。5.把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如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提到了很高的地位,怎样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看待热点问题,被作为一项单独的能力要求列出来,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这背后传达的信息就是,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

    理综备考策略

    1、明确考试要求,紧抓主干知识。

    理科综合的复习要求就是《考试大纲》中对三个学科的能力要求。按要求对《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类,紧紧抓住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和纵横联系上,认真复习常考点、轮考点,重点复习、重点训练。比如,生物学科六大主干知识:细胞的增殖、光合作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这些知识是教学大纲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范围,考生一定要掌握。不要在难题、偏题、怪题上花时间,要通过分析典型试题,知道每个考点考什么?怎么考?

    2、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经过第一次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发现,许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技能不具备。比如,对“机械波的形成”较为模糊,把“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的概念混淆,不清楚前者是小分子,后者是大分子;对“主动运输的条件”不清楚;不知道“有机物酚的结构”,“不了解蛋白质中水解的断键”等造成的失分比比皆是。很多丢分都是在教材知识不落实,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常见物质的颜色不熟悉,化学用语书写极不规范、文字表达能力差而造成失分,这是影响大面积提高高考平均分的关键。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把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在抓基础分上很下功夫。

    3、加强实验,规范操作,提高实验能力和技能。

    自然科学很重视实验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目前理科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实际上,因此高中理、化、生三学科的复习要强化实验,强调联系实际。从教学质量检测看,理、化、生三科的实验得分率都不高,化学实验16分,平均得分3.03分,生物试验难度达0.35,物理的得分率也不高。总的说来,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理解实验原理都比较差。其实,理综试题考察的原理都是中学最普通也是最常用的原理,仪器也是常见的,但问题情景是新的,所给的实验装置组合是新的,使得一些同学一看就慌了,不知该如何下手。所以复习中应注重对中学教材常见实验原理的剖析、实验步骤的规范、实验操作的准确、实验结论的科学等。要系统阅读所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比如,高考试题中常提的一些问题)对做过的实验来一次“回头望”。重新审视已做过的实验,适当进行“一器多用”或“多器一用”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把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把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和安全操作结合起来,在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动手操作意识;安全规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质疑意识。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做到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

    4、学会自我编织知识网络,整理知识模块。

    要改变机械记忆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被动做题多,总结规律少的习惯。机械记忆,被动做题不符合新高考精神,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则过不了能力和素质的高考关。复习的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故”不是简单重复已学过的旧知识,而是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即掌握概念,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注重图形、图表的学习,注重学科内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渗透,重视实验的学习,注重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培养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学会统摄、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要将主干知识梳理和整合,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综合应用。比如,“力”和“能”是物理中串接各部分知识的两条主线,要抓好这两条主线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能力体系。

    5、加强试题研究,建立错题档案,注意查漏补缺。

    历年出现的一些精品题,较好的考察了考生的思维能力,这些题在今年高考中一定会保留,然而,仍然有同学会出错,这说明我们对它重视不够,理解不足。希望学生一定确保这样的题不丢分,从实效角度来说最后阶段应该把复习的重点落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水平上来,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重点主攻中档题不要出问题,要特别强化对Ⅰ卷选择题的专题训练力度,力求使正确率达到80%以上,且解答时间每题2分钟左右,这对保证中等及其以下水平学生的高考成绩尤为重要。最后复习阶段有连续几次大的模拟考试,每次考试,要有意识注意解决老问题,并根据考试结果进行查缺不漏,这样,才能逐渐提高成绩。复习的最后阶段,不能钻牛角尖,该放弃的要放,重点花在自己认为能力能够达到,但还没有掌握准的问题上,解决这些问题,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是比较有实效性的。所以,最后阶段不要盲目的做过多的新题、难题。

    6、认真阅读,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将做过的几套题比较,很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暴露出薄弱环节。最近,诊断了两位学生的几套理科综合测试卷,感觉到他们的基础还不错,每次考分都在230分左右,但学生反映成绩老提不高,经过对他们化学部分的几套试卷的评估发现,两位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每套题在化学方面都在4分以上,比如,第一次检测中,有一位同学算出了有机物的分子式,但没有看到“该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结果把酚的结构写成醇的结构,当然,酯化反应也就写错了,白丢了4分,很可惜;有一位同学书写结构简式时,常多氢,少氢,书写反应时,常把一种“不重要”的物质写少了,按高考评分标准是要扣分或不给分的。从考试能力的角度看,也反映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学生抱怨实验题不容易的满分,但对部分学生而言,可能不是不会,而是不知道答题的技巧,比如,将问题回答了一半就束之高阁。要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就要要认真阅读、审题和分析问题的情景,认真观察。要改变一看到自己熟悉的题就激动万分,不顾提问,慌忙做题,造成失分。

    总的说来,2004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得到了专家和全国大多数教师的肯定,2005年的试题与2004年相比,难度起伏不会很大。

    云南省教育厅教科院 尹海川